南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文件
通大处国资〔2023〕25号
关于公布《南通大学2023年度固定资产清查报告》的通知
各学院(系、室、所)、部门、群团组织、直属单位:
现将南通大学校长办公会相关决议通知(纪要通字〔2023〕24-3号)如下,请按此精神执行。
会议听取了2023年度固定资产清查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固定资产清查报告。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建立资产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全面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附件:南通大学2023年度固定资产清查报告
南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
2023年11月2日
南通大学2023年度固定资产清查报告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南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相关规定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固定资产清查(以下简称资产清查)工作。现将资产清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清查基准日:2023年12月31日, 实物盘点截止日期10月31日。
清查起止日期:2023年11月至2023年6月。
清查内容:学校所有固定资产。
二、组织实施情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资产清查工作,专题部署此项工作,要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资产管理规定要求,全面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一)成立相关工作机构,为清查工作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1.成立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为保证本次资产清查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姜佩剑总会计师担任组长,纪委(监察专员办)部门负责人、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国有资产管理处),协调执行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处理资产清查日常事务。
2.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
为确保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2023年南通大学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通大国资〔2023〕8号),明确资产清查的工作目标、组织机构、清查范围、清查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
组织召开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出席的全校资产清查动员部署会议,施卫东校长和姜佩剑总会计师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单位加强领导,严格按照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制定的步骤,认真清查,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期完成。
3.成立抽查工作小组,制定抽查工作方案
成立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审计处、纪委(监察专员办)等部门人员和设备管理员组成的抽查工作小组。资产清查管理办公室研究制定抽查工作方案,制定包括基础管理(15%)、使用管理(60%)、信息化管理(15%)、档案管理(5%)及自查情况(5%)五方面内容的抽查评分表。
(二)加强调研交流,注重抽查核验,确保清查工作取得实效
1.深入调研。国有资产管理处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调研学校56个单位,宣传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强调资产清查目的与要求,交流和指导各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资产管理人员QQ群,及时了解各单位资产清查进展情况,交流、解答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具体的、普遍的问题。
2.及时处置。对于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待报废资产,按规范程序及时处置;闲置资产,进行校内调剂;捐赠资产督促入账;部门间互相交叉、扯皮问题,了解情况,协调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
3.抽查核验。对自查单位提交的清查报告全面进行分析、核查;对机构调整、固定资产体量大、系统核查问题多、有历史遗留问题的30个单位进行实地核查。二个抽查工作小组根据实地抽查情况,现场评分。
4.整改落实。根据抽查工作组对30个单位现场检查评分情况,督促评分较低的12家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开学初,由国资处分管领导带队对整改单位再次进行现场抽查。大部分单位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但极个别单位还存在管理缺失、标签未张贴、设备保管人和存放地不一致等情况。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学校固定资产总计原值3,381,289,236.74元,净值:1,806,337,966.24元。其中:土地224,447,328.11元,房屋及构筑物原值1,982,568,068.93元,净值:1,220,265,764.83元;图书原值114,080,544.63元,净值114,080,544.63元;通用设备原值696,665,504.38元,净值146,711,851.89元;专用设备原值206,843,647.09元,净值42,301,778.11元;陈列品原值36,395.91元,净值36,395.91元;家具用具装具原值156,647,747.69元,净值28,858,839.25元。固定资产账与财务账一致。
(二)账物一致性情况
根据各单位提交的自查报告及实地抽查结果,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家具和图书,存在实物账与资产账不一致情况。本次抽查重点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家具用具三大部分。抽查对象是岗位变动人员、离退休人员和申请处置的计算机、照相机类设备资产。
1.仪器设备家具类。根据各单位提交的资产清查报告汇总,存在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现象,主要产生原因一是设备已过正常使用期、部门撤并、搬迁、实验室改造等,未及时办理报废手续,长期处于废弃状态导致遗失;二是保管人信息不准确,人员调出本部门或退休,其保管设备未及时办理调拨或上缴,导致设备流向不明。
2.图书类。由于南通大学图书馆是由原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医学院三所院校合并而成,合并前没有进行过固定资产核对,合并后又进行过多次搬迁,故存在实有资产与账面资产不符的情况。
(三)抽查单位情况
抽查工作小组对学校30家单位进行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实物实地核查,抽查成绩良莠不齐。得分90分以上的有8个单位,80-89分的有5个单位,70-79分的有10个单位,60-69分的有7个单位;最高分96分,最低分60分。
四、资产清查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成效
由于领导重视,计划周密,各单位的积极配合,资产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基本摸清学校固定资产家底。通过全面清查,基本摸清了各单位的资产情况、管理现状和使用状况,为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及更好地编制年度预算、实行绩效管理、推行单位成本核算做好准备。
2.强化了资产管理意识。通过调研、清查过程中的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及整改落实,大大增强了全校教职员工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了资产管理业务水平,有利于更好地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3.提高了资产信息质量。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资管理信息系统中资产卡片保管人、存放地等基础信息,做到帐卡、账物相符,提高了资产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固定资产实行移动端盘点创造条件。
4.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根据清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完善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二)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资产管理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在各级领导重视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鉴于固定资产体量大、分布广、变动频繁等特点,以及长期形成的“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理念影响,通过清查发现,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固定资产购置、验收、调拨、维修、处置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是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过程,关系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须通过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正。但部分单位领导及资产使用人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不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清查内容、时间不全面,资产处置随意,甚至有部分单位认为有账无物数据上报国资处就完成处置,有的单位专兼职资产管理员调整频繁,工作连贯性差,造成资产管理混乱。
2.资产管理信息不准确。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维护不及时,存在资产保管人、存放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大型仪器设备维修记录登记不全、资产在办流程处理不及时、标签张贴缺失或乱贴等现象,影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
3.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南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南通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对科研设备、资产变动、人员岗位变动、资产处置等管理作了明确规定,但抽查发现,存在机构撤并、人员岗位变动、退休等不办理或滞后办理资产移交相关手续、报废资产随意丢弃、非本单位正式在职人员(临时工、退休人员、外单位人员)保管资产等现象,从而增加资产清查工作难度,造成账物不符。
(三)改进措施
固定资产是维护学校正常运行,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为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学校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针对清查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压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执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资产管理机制。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资产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资产清查等工作。压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强化单位专兼职资产管理员的管理责任,落实“谁使用、谁负责”的资产保管人的保管责任。督促各单位整改存在的问题,对清查不到位的12家单位再次进行现场核查,整改抽查不理想的单位继续整改。学校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给予适当处罚。保持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2.创新管理手段,完善制度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专兼职资产管理员业务培训、交流活动,加大资产管理制度宣传,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监督检查,抓好制度落实,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资产管理意识,把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实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强化动态管理,提高资产管理信息质量。按照资产管理要求及其变动情况,实时更新管理信息系统中保管人、保管地等资产卡片信息,按规定流程及时处理资产调拨、资产处置申请等业务流程,及时完成大仪设备维修登记等管理信息系统中需填报的其他所有内容。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实时动态监控,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确保真实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存量和使用情况,为学校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4.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工作实效。建立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制定资产管理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充分运用资产管理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运用到单位目标考核之中,提升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作好准备。
五、建议
1.建立资产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纳入单位及个人的年度考核内容,与年度评优和奖惩相结合,与院部门预算、资源配置相结合。
2.建立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管理合力。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事、财务、纪委、审计、国资处与各资产使用部门的协同管理,把好人员退休关、校内人员调动关、责任审计关等,共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南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 2023年11月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