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CFA考点之资产证券化的优缺点

CFA考点之资产证券化的优缺点

离开风险谈收益,那绝对是耍流氓,所了解的资产证券化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质量风险

不管怎么说,实打实的房子、地皮、设备值多少钱还是比较有数的,以其作为抵押,不能说绝对,但至少有八九成把握能卖了换钱。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听起来就更加虚头八脑一些,实际上也的确更容易鱼龙混杂。比如国外比较流行的信用卡还款证券化,是信用卡公司把未来能收到的信用卡还款作为基础资产来融资的产品,细究下去,产生现金流的是千万个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个人。难免其中有一些管不住自己的剁手党,月初买买买月底发现欠一屁股债,难免有的人本来就已经在恶意透支了,刷卡爽过一次以后就打算躲到天涯海角赖账。由于基础资产的构成太复杂了,很难做到像贷款一样仔细审查具体的资信情况。另一方面,基础权益人(比如例子中的张大爷)也有可能为了让基础资产看上去很美而有所隐瞒。比如,张大爷能实现每天五百块的销售额,可能是因为附近小吃街这个月在整治,到下个月重新开张了,张大爷的客源就会少很多。这些信息上的不对称,也可能导致基础资产实际质量低于预期,媒人说得好像范冰冰,真娶回家,掀开盖头一看,尼玛是罗玉凤。零八年金融危机,很大原因就是评估资产质量的评级公司和金融巨头互相勾结,粉饰出好看的“卖家秀”,而当市场发现到手的其实就是“买家秀”水准的东西时,就开始慌了。

2、现金流风险

有时,就算基础资产质量很好,也不存在披露上的动手脚,但市场就是存在风险的,摊上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谁也扛不住。事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投资的核电项目是不是下一个福岛,投资的乳业项目是不是下一个三鹿。尽管存在内/外部增信,但这一层安全垫也有被击穿的风险。例如,例子中的张大爷,自己投资一万块作为“次优先级”用来吸收风险,如果现金流比预计少了一万块,就还亏不到乡亲们的优先级投资头上,但世上的事谁说得准呢?万一城管来了,一万块的安全垫估计也是要侧漏的。(优先级+次优先级)/次优先级的数值,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杠杆率”,张大爷能用一万块钱的投资,翘起总共六万块的资本,就叫做六倍的杠杆。杠杆越高,融资能力越强,但违约起来血本无归的风险也就越大。我国股市前段时间的走势,就是用“两融”实现了高杠杆,翘得很高很高,摔得很惨很惨。

3、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讲的是整个金融市场都是彼此手牵着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正如赵大麻子把隔壁老王发行的证券再打个包再次进行证券化一样,一种金融产品,可能是另一种的原材料。一种产品发生了违约,其他与其相关的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也会增加。

或许你可以说,反正证券是有流动性的,万一觉得大事不好了大不了卖掉保平安嘛!没错,系统性风险就是这样蔓延开来的,一旦对违约的恐惧导致想卖的人越来越多,接盘侠越来越少,本来有价值的证券就会越来越不值钱,最终没人肯买了,对违约的恐惧就成为了真实的违约。所以系统性风险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实现的”。而当以亿万计的金融产品,都建立在摇摇欲坠的不安全的基础资产之上时,大崩盘就难以避免了。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