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一文读懂欧美日韩顶级化工企业成长史!中国离化工强国还远吗?

一文读懂欧美日韩顶级化工企业成长史!中国离化工强国还远吗?

全球化工50强:

欧美日韩的游戏

在去年7月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化工50强榜单(GlobalTop50)中,中国仅有两家企业入围,分别是中国石化和台塑(271亿美元),巴斯夫以607亿美元雄踞榜首,陶氏化学以482亿美元稳居第二,中国石化以428亿美元位居第三。

纵观榜单,全球化工行业仍为欧美日韩巨头所把持:50强中欧美地区占据30席,日韩各有8家和4家企业入围,中国和泰国各有2家,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等各有1家企业上榜。

查看2017全球化工50强名单,可点击标题阅读这篇文章:

对话框回复“50强”,您就可以看到“2017年全球化工前50名排名”英文版深度分析报告。

全球化工50强普遍有两个标签:

一是多元化,也就是综合性公司,如巴斯夫、陶氏、三菱化学、杜邦、LG化学等,这些公司对整个价值链上很多种业务都有涉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榜单前10企业中,除了杜邦以外,基本上都有一块大型的石化装置; 二是单纯的石化公司,也就是一般化工产品型公司,如中石化、沙比克、台塑、英力士、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塞尔等。

需要注意的是,榜单50强中,除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以外(加拿大是加钾,资源性企业),其他国家的入围企业(中石化、沙比克、巴西国家化学Braskem、南非沙索尔、印度信实工业、泰国Indorama和PTT)均以大型石化装置起家。

除上述两类企业之外,还有一种专业型公司,仅凭单一业务就能跻身榜单的屈指可数,法液空(工业气体)、林德(工业气体)、雅苒(农化)、先正达(农化)、索尔维(特种化学品)、帝斯曼(特种化学品)等是少数个例,而且全部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三个地区,这些公司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生产特定的产品。

我们再来看一下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化工企业,与全球50强不考虑BP、SHELL、TOTAL等能源类企业一样,我们也将中石油、神华、河南能化、平煤神马能化等非化业务占比较重的企业剔除。我们发现紧随中国石化其后的第一集团是中国化工、天津渤化、湖北宜化、云天化这些综合性业务企业,他们虽然营收颇丰,但可能出于C&EN统计口径的偏差和非化工业务的影响,这些企业只能徘徊在世界化工50强的门外,再往后数的第二个集团,是万达、京博、利华益、海科、玉皇、汇丰这些山东地炼企业。不难发现,与坐上榜单头两把交椅的巴斯夫和陶氏相比,第一个集团大都缺乏自己的石化装置,第二个集团大都没有自己的功能性化学品和材料业务。

我们试图研究全球50强榜单中的企业,梳理出其中欧美化工巨头和日韩企业崛起的必由之路,以此找寻那些徘徊在50强门槛外的中国企业中,最有可能踏向进击之路的一部分。

持续百年的技术革新与能源危机后的转型

欧美化工企业长成史

1) 德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

现代化学工业发端于有机化学品,更具体地讲是合成染料。自从William Perkin于1856年偶然发现苯胺紫之后,新型的合成染料在法国和德国被陆续发现,19世纪70年代,德国公司主宰了全球的整个染料市场。

尽管最初的发明全部来自于大学里的化学实验室,但是随后私人公司很快创立了自己的研发实验室,在19世纪80年代,一些领先的德国公司凭借自己的研发机构发明了若干新型的染料,十余年后,绝大多数合成染料都来自于公司机构,此一阶段的发明常常来自实验室中不断的试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