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税收体制改革。为什么需要改革现有的税收体制?
一、税负过高
当前,我国税制总体上偏重于间接税,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等,而所征税率较高,导致企业和民众的负担过重,使得经济活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二、税制结构不合理
传统税收体制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存在多重征税、改革不彻底,以及重视税收总量而不重视效率等问题。税负大致按照生产要素划分,这种分类方法难以反映出真实的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状况。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税收体系无法合理配置,难以引导社会经济发展。
三、竞争力下降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多极化、多元化、中心化趋势,各国为了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争相推进税制改革。我国此时不进行税制改革,将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四、涉税费用高昂
当前,我国税收体系及税务管理手续繁琐,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税费成本,而且带来的涉税纷争及各种涉税风险也增加了企业运营压力,这些都是税收体制改革的问题。
五、能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这些行业与税收相关度极高。然而,由于我国目前主要以煤为主导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明显,同时也给企业和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税收负担,税收体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六、税收透明度不够
税收体制改革的另外一方面,是通过明确税种监管,规范税务行为,促进税收的规范化,提高税收的透明度。我国贪污腐败等问题层出不穷,主要原因在于税收透明度不高,通过税收体制改革,能够提高税收管理的透明度,有效抑制腐败现象。
七、税务行政不现代化
我国的税务行政体制较为复杂,由税务总局、各省税务局等组成,整个体制内部的联动和沟通并不充分。税务行政部门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效率低下,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税收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将税务部门进行深入的变革,使之成为现代税收管理体系。
八、税费负担与公共服务水平失衡
当前我国的税制虽然实行“不纳入征税范围”的保障政策,但实际上,其法规执行效果问题比较严重,对贫穷区域和人群对外资产极度的不公充满抱怨。对于税费负担高的人群,税收体制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要尽快调整税收的构成,实现税收负担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平衡。
九、赋予地方有更多的财政自主权
税收体制改革,可以让地方有更多的财政自主权,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刺激地方政府的活力。未来全面的税收体制改革,有望增大税基,从而增加税收收入,进而赋予地方更多的财政自主权,以此带动更多的地方经济发展。
十、推动结构性改革
税制改革还可以为我国推动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有效的工具。通过优化税制结构、创新税收管理模式,促进各种资源均衡配置,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消费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从而推动我国的结构性改革。
总之,税收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政策提升的核心部分,是深化经济和社会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