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明确账目范围
做账前需要明确定义账目的范围与内容,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财务管理需求、相关法规等制定页面、册子,表达出事项明确清晰。在这里,还需要关注几个重要的问题,比如会计主体、核算对象、账簿类型、会计期间、凭证字号、科目项目等。
第二步:设置会计框架
会计框架的设置是做账必须的一部分。会计框架包括账簿、科目编码、科目名称、会计准则、货币、账簿属性、财务报表类型等。
第三步:制定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反映企业会计会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到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实施上需要结合实际,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等因素进行。
第四步:记录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指企业发生了经济业务,从会计角度来讲,在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记录交易内容和会计要素前提下,用凭证方式来记载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文书。做账的核心是会计科目的使用,通过合理地运用会计科目,记录和核算所有的财务业务,保证账目的准确性。
第五步:汇总账目
做账是为了财务报表的编制,报表是核算的重要结果与体现。为了达到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需要将所有会计记录进行归纳、分类汇总,形成科目余额表、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等。
第六步: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反映自身经济事物的镜子,也是最终的反映利润情况和财务状况的证明材料。编制财务报表是做账工作的最终步骤,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等报表。
掌握了以上做账流程,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也可以更好地进行企业经营规划、财务分析等其他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