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报废凭证是指企业对已达到使用年限、已经无法修复或毫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并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处理的凭证。在做账处理时,需要对相关的科目进行准确的归集和分账处理。
对于资产报废凭证的会计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固定资产报废和无形资产报废。
固定资产报废对于固定资产报废,需要进行如下的会计分录处理:
1.对已报废的固定资产,需要先进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核算,将其报废损失计入成本。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报废损失
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2.对于固定资产账面折旧的处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3.对于固定资产报废所带来的税收影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差异
无形资产报废对于无形资产报废,需要依据相关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处理。
1.对于已报废的无形资产,也需要将其账面价值计入报废损失。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报废损失
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2.对于已经接受的无形资产商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商誉减值准备
贷:商誉
在资产报废凭证的做账处理中,需要对上述的科目进行分账处理,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同时,还需要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报表生成,以便于后续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决策。
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进行科学化管理,保护企业财产并提高企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