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同学:
对出口退税整体分录及解析如下:
1.采购商品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2.外销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3.月底结转成本,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进项税额,转入主营业务成本(退税率实际上也是“不征税率”,超过退税率部分的依然需要缴税,方式是从进项税额中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外销金额*(税率-退税率)
4.月底计算免抵及应退税额(免抵退税实际上分成了两种形式---一种是免抵税额部分,一种是退税部分)
当月免抵退税额=外销金额*退税率
当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应纳税额为负数,需要退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税额部分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实际退钱的部分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以上两个分录分别反映了国家对你的不征税总额(贷方合计数据)和对应的使用情况(免抵税和实际退税)---虽然对企业而言对企业实际有用的就是实际退税部分;但是这样做分录完整的反映了这个业务的实质:免抵、退。
如果计算仍然需要缴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税额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你理解一下?有疑问,继续交流,加油~!
以上是关于贷,贷方相关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它疑问想快速被解答可在线咨询或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