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大数据时代传统审计模式重构研究 腾讯云的数据库审计与传统审计区别

大数据时代传统审计模式重构研究

张冬分 吴中区审计局乡镇审计服务中心

摘要:大数据概念的出现给传统审计模式带来了诸多影响,它促进了传统审计方式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审计成果的应用,也促进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应用和传统审计工作人员的转变。传统审计模式的重构要着力搭建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重建审计流程;要加强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型和审计软件的研发;要培养新型审计工作人员。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模式;重构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促成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逐渐提上日程。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审计工作的作用,近年来多次出台相关意见和规定,规范审计行业,把握审计工作发展方向。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出台,意见中强调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要积极探索发展路径。2015年,国家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模式转换的必要性。因此,传统审计模式的重构刻不容缓。

二、大数据对传统审计模式的影响

   (一)大数据促进了传统审计方式的发展

在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通常是在审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进行审计,审计过程只是抽取部分数据和信息进行审计。这种事后控制的思想和抽样化的有限审计模式,难以对经营单位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的评价,而且审计结果和生产经营活动容易出现时间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施持续审计方式是审计组织解决时间差问题的主导选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个审计组织自身条件的限制,所获取的非结构化数据难以集成化,因此审计过程也就无法对相关问题进一步深入。在证券、银行等行业,由于对数据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更需要采用持续审计方式。以商业银行为例,审计组织采用持续审计方式对银行进行审计。首先,二者要建立数据对接系统,区分非结构化数据和数据分析模块的不同作用;其次,通过上述模块对商业银行贷款客户信息深度挖掘,分析贷款风险发展趋势,构建风险在线预警机制;最后,由审计人员综合相关风险数据和指标,现场查核。

(二)大数据促进了传统审计成果的应用

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成果主要体现为交付给客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格式固定,内容比较单一,相应的信息量也比较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审计的成果出现了变化,除了提交审计报告之外,还需要交付审计过程中分析和处理的大量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提高了传统审计的应用效果,也为客户改进经营管理提供了帮助。(1)总结、归纳客户数据和资料,从中找出客户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各类问题,形成报告,为决策过程提供支持;(2)提炼和筛选客户所需相关数据,分层次、角度满足多方面需求;(3)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客户建立风险预警常规机制;(4)审计人员将本次审计成果与客户有关问题进行深度关联,为下次审计工作奠定基础,提高工作效率。

(三)大数据带来了传统审计证据的新应用与新挑战

审计报告是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证据的集中体现,详尽的审计报告能充分体现审计证据所起到的作用。一般而言,审计报告能为客户提供决策支持。大数据时代,由于海量数据的影响,审计证据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传统审计模式证据的搜集来源于对数据因果关系的分析,而简单的因果关系已然不能完整体现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因此寻找数据间的相关关系才是未来审计证据发展的方向。相关关系的确认能从广度和宽度上为审计工作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