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slogan对于一个品牌的长远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可要写出一条形式简单,效果卓越的slogan也并非易事,寥寥几个字,既要表明公司愿景与文化,也要朗朗上口,容易记住,让受众过目不忘。
特别是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既没有深厚悠久的品牌历史,也没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再加上不少创业公司创始人都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也希望在slogan中得到体现。所以,也不奇怪平日妙笔生花的文案,望着空空如也的稿纸,把铅笔头咬破,都琢磨不出一条满意的slogan来。
图片:谷歌要想参破写出好slogan的秘密,我们决定从“独角兽”公司入手,来看看这些在“成立不到十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优等生”们,是如何解开slogan这道题。
我们从《2023胡润全球独角兽榜》选取了100家中外创业公司,并将他们的slogan收集起来,从词频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百家独角兽企业的slogan里有什么秘密?
句长偏短,是这些公司slogan的第一个特点。在这100家中外创业公司里,有英文slogan的公司有80家,而这80家公司的slogan的总长度也不过431个单词,平均下来,每条slogan仅仅只有5.39个词。什么概念呢?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句子需要有主语、谓语、宾语三个成分,而5.39个词的平均长度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slogan很少用定语、状语、补语来进行修饰。
图片:谷歌词汇偏大,是第二个特点。在这80个slogan里,除开冠词或者介词这些不太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之外,出现频率最高的实词有出现了7次的world(世界),出现了6次的your(你的),以及分别出现了5次的future(未来)、time(时间)和出现了4次的us(我们)、、payment(支付)和made(制作;生产)。
这类名词类的特点就是“大而虚”,往往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很显然,这是因为大部分“独角兽”公司都是互联网或者相关企业,而非制造型企业,所以从他们的slogan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想展露出一个具有全球性、服务型以及互动性的形象。
最后一个特点是偏口语化,这74个slogan里的词汇密度(Lexical Density)并不高。解释一下,词汇密度是一个计算语言学里的概念词汇,一般而言,词汇密度越高,信息量越大,也就越“书面化”。按常识看,非文学性作品相对比文学作品难理解,就是因为词汇密度更大。而这些slogan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更快更好地记住品牌,所以词汇密度不高,也能够理解了。
我们再来看看中文的slogan有什么门道。
在这29个中文slogan里,平均长度有11个字。最长的是一下科技的slogan:“一下科技,领先的移动视频技术与服务提供商。” 长达19个字。也有短平快的slogan,如每日优鲜的slogan:“又好又快。”真是言简意赅。
图片:谷歌中文slogan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讲究对仗工整、喜欢押韵。在这29个slogan里,一半以上slogan所用的词汇量是偶数,且大多数都是以对仗的形式存在。如滴滴出行的“滴滴一下,美好出行。” 京东数科的“以科技为美,为价值而生。”以及作业帮的“名师有大招,解题更高效。”都属于此类。还有喜欢押韵,这样slogan更容易被记住。贝壳找房的slogan“要找真房源,还是贝壳全。”和猿辅导的slogan“孩子喜欢老师好,网课就上猿辅导。”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