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资产证券化市场最全解析,看这一篇就够了!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最新发展现状

资产证券化市场最全解析,看这一篇就够了!

而反观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存量刚刚突破4.50万亿人民币,仅占美国的6%,占我国全部债券市场的比例也仅4%,和美国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中国ABS虽然仍为小众市场,但近年已在显著放量

中国的ABS始于2005年,基本形成了“先银行间CLO(2005年)、后交易所ABS(2005年)、银行间ABN(2012年)、保交所资产支持计划(2013年)以及三大品种竞相角逐、银行间CLO由领先到差距不断被拉大”的发展局面。

1、存量规模:ABS市场正脱离小众地位,成为信用债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

(1)截至2023年1月14日,我国共有9044只ABS(不含保交所ABS、含ABN),存量规模达到4.58万亿,数量和规模分别占全部债券市场的15.82%和4.02%,较2023年底分别提升1.41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较五年以前的2015年底则分别提升6.63个百分点和2.67个百分点。

(2)特别是从绝对规模来看,4.58万亿的ABS仅次于公司债的8.97万亿、中票的7.52万亿,已成为信用债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

2、历史数据:2014年迎来放量起始之年,年均发行规模接近3万亿

我国资产证券化于2005年才开始试点,但在2005-2013年的九年时间里基本上一直处于平静状态。直到2014年资产证券化市场才才开始放量。

(1)2014年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直接由2013年的63只和279.71亿元增至386只和3309.83亿元,2015年更是增至1533只和6135.23亿元。此后,资产证券化市场继续跨步向前,2023年和2023年的发行数量分别高达4210只和5645只,当年发行规模分别高达2.36万亿和2.89万亿。特别是,2018-2023年的三年时间里,每年ABS发行规模均在2万亿以上,2023年更是逼近3万亿。

(2)从存量规模来看,ABS存量规模分别于2016年突破万亿、2017年逼近两万亿、2018年超过2.50万亿、2023年超过3万亿、2023年超过4万亿,2023年与2023年期间ABS每年净增规模分别达到0.91万亿和0.98万亿。

3、结构对比:交易所ABS扩大优势,银行间CLO需要奋起直追

银保监会主管的CLO和交易所ABS一直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两大主力,竞相角逐。历史上很长时期(2016年以前),银行间CLO在规模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2016年以来,交易所不断放松相关政策约束,使得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品种格局出现逆转,无论是存量规模、发行规模等,交易所ABS不仅反超银行间CLO,且优势在不断扩大。

2016年,银行间CLO、交易所ABS与银行间ABN的存量分别为4677亿元、6010亿元和290亿元,交易所ABS存量首次超过银行间CLO。不过2023年,上述三类品种的存量规模已分别升至15918亿元、22616亿元和7061亿元。

同时2023年底银行间CLO、交易所ABS与银行间ABN的发行规模已分别增至8042亿元、15703亿元和5110亿元,而2016年底这一数据还仅分别为3909亿元、4808亿元和167亿元。因此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存量规模,交易所ABS和银行间ABN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步扩大。

4、基础资产:零售资产、供应链资产、应收债权与租赁债权等明显放量

从2023年以来发行的资产证券化情况来看,零售类贷款、供应链融资、租赁债权以及消费贷款等均是明显放量发行。

(1)供应链融资ABS发行数量更是高达663只(发行规模为3822亿元)、应收账款ABS发行数量达到214只(发行规模达到3605亿元)、保理债权等为基础的票据收益权ABS和ABN发行数量达到250只(发行规模为3261.96亿元)、租赁债权ABS发行205只(发行规模高达2322亿元)、企业贷款(债权)ABS发行95只(发行规模为1812亿元)、商业性房地产抵押贷款ABS发行60只(发行规模达到1310亿元)。

(2)零售资产方面,个人住房抵押贷款ABS发行58只(发行规模高达4446.79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分别发行222只和43只(发行行规模分别为2931亿元和2120亿元),微小企业贷款和小额贷款分别发行24只和60只(发行规模分别为765亿元和617亿元)。

(三)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已经落后的银行间CLO有望获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