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中美高层通话,中方提出3个要求!5天内,美可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中美谈判最新消息关税可能取消

中美高层通话,中方提出3个要求!5天内,美可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在美国执意打压中国的大环境下,高层通话,就成了外界观察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有效窗口。据《观察者网》7月5日报道,当天上午,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

在通话中,双方就一系列重大议题交换了意见,并且达成了重要共识,认为加强两国对话,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有利于中美乃至全世界。此外中方还提出了三个要求:美国需要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取消对华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

当然最受各方关注的,莫过于关税问题了,目前在美国内已经引发了白热化的讨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吵得难分难舍。

以美国财长耶伦为代表的一派,支持取消加征的关税,以缓解国内通胀问题;而以贸易代表戴琪为首的一派,则主张维持现状,认为这是对华谈判中的“宝贵筹码”。

过去,美国曾多次释放出将减少对华加征关税的口风,不过在激烈的反对声中一直未能将政策落地。而就在中美高层对话的前一天,美国再次透露出取消关税的意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经过数周的权衡,拜登政府终于决定取消部分对华进口产品加征的关税,相关措施最快在本周就会公布。

可能会包括:降低日常消费品的关税,再次允许进口商向美国政府申请关税豁免。消息人士透露,正是拜登政府下定决心在取消关税方面上采取行动,所以才促成了第二天中美双方的高层通话。

至于这一说法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不过拜登政府取消关税的意向越来越强烈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比起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征关税,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的做法,如今的拜登政府表现出了逐渐“退让”的姿态。

这倒也不是说拜登政府和部分反华政客改变了心性,变得愿意“以和为贵”了,实在是因为美国越来越难以承受冲突的代价了。

首先,美国在全球盟友中得到的支持已大不如前,难以再围困中国。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还能在世界上一呼百应,一挥手就能引起盟友们的热烈响应,连北欧小国都主动表示要派军舰来南海“自由航行”。

中国周边的日本、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等,个个都蠢蠢欲动,准备在各个方向上分头展开行动。不过,特朗普最终未能“绊倒”中国,自己也下台走人。并且,在一系列的博弈之中,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各种攻势,都被一一化解。

如今,印度退回到了中立立场,澳大利亚变得收敛,东南亚开始倾向于中国,欧洲受困于俄乌冲突无心到亚太挑事。

一时之间,美国的霸权阵营变得四分五裂,其主导的“印太战略”、“四方安全对话”也变得松松垮垮,完全看不到实效。

其次,美国社会遭受了疫情和通胀的“双重绞杀”,民众急需摆脱困境。在新冠疫情期间,自视为“人类灯塔”的美国,表现得一塌糊涂,病亡人数高达上百万,成为各国中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从联邦政府到医疗机构,各种离奇的乱象一再曝光,这让美国在世人眼中的“伟光正”形象就此破灭。

疫情下,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变得极为艰难,对廉价中国商品的需求更为迫切。美国政府为了打压中国,不愿放开关税,这让美国民众承受了极大的代价。

可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又爆发了俄乌冲突。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暴涨,带动了全球原材料价格的连续上涨。从欧洲到美国,民生问题成为了人们关心的最大问题。

最后,美欧社会的民众,对于挑衅他国的兴趣大大降低。虽然有以上两条因素,但美国还是很难降低对华关税。

原因就在于,自特朗普执政起,遏制中国就成了美国两党以及社会的一致共识。拜登上台之后,其虽然意识到关税政策对美国极其不利,但迟迟不敢取消,因为这样操作很可能让民主党输掉跟共和党的竞选,政治风险太高。

不过今年以来,整个西方世界的人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热情高涨的欧洲民众,在遭遇生活困境后就丧失了对于援助乌克兰的兴趣,而在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问题面前,美国社会反对取消对华关税的呼声也渐渐变得微弱。

所以,美国社会开始变得现实了,开始接受一些此前不愿考虑的措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西方就认可了中国,拜登政府还有可能再次出现政策摇摆的情况,我们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文/孙绪闻

特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