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全国碳市场启动三周年|累计成交超4.6亿吨 促进发电企业绿色转型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纳入的初步参与主体

央视网消息: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周年。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总体运行平稳,促进发电企业绿色转型。

总体运行平稳 促进电企绿色转型

碳市场启动三年来,二氧化碳每吨收盘价由开盘初期的40多元上升到90元上下,碳价历史最高值曾经超过100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禹湘: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如果越高的话,意味着企业在购买碳排放权配额的时候,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对于一些有盈余配额的企业来说,它可以通过出售配额获得更高的收益。通过价格的高低来激励或者影响企业的决策。

碳价的提高无疑能促使市场内的2000多家火电企业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目前正值夏季火电发电高峰,在湖北省的华电襄阳公司,从周边农村收集来的树皮、谷壳等农林废弃物被送入这台气化炉中,通过气化反应产生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再送到燃煤发电机组内进行混合燃烧。曾经这家企业以煤炭为主要燃料,通过建设这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可以替代标煤1.8万吨左右,可以减排二氧化碳约5万吨。企业实现了整体能耗的降低。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生物质运维部部长 杨涛: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用于其他机组的碳配额,每年至少可以减少企业200余万元的资金支出。

除了在发电技术方面挖掘潜力,很多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发电企业还积极承担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