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宋词·于谦·石灰吟》诗词原文 于谦的石灰吟原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宋词·于谦·石灰吟》诗词原文

《宋词·于谦·石灰吟》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题解

明代永乐年间,由于社会安定,诗坛上都来歌功颂德,几乎粉饰了太平。尤其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长期笼罩诗坛。诗人却不如此,大力歌颂奉献精神,宣扬做人的道理。于是在永乐十二年(1414)写下《石灰吟》这首诗,当时于谦只有16岁。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①,烈火焚烧若等闲②。

粉身碎骨浑不怕③,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①千锤万凿:锤:锤打;凿:开凿。形容开采石灰石极不容易。 ②等闲:平常。 ③浑:全。

赏读

《石灰吟》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石灰艰辛的制作过程加以描绘,表达自己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正直清白的崇高志向。

这首诗的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如何开采和制作石灰,石灰的原料来自深远的山谷,要经过千锤万击才能够得到,然后需放在炉窑中经烈火高温焚烧而成。“若等闲”三个字,诗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石灰岩虽然要面临严酷的考验,但仍保持镇定自若的神态。无论“千锤万凿”还是“烈火焚烧”它都认为根本算不得什么,像平常一样。可见它是何等顽强、坚贞!这种甘愿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紧接着诗人自然地咏出后两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仿佛听到石灰在说话:“即使把我粉身碎骨,最后化成石灰浆水,我也全然不怕,因为我的心愿就是要把清白的本色留在人间呀!”这是多么真实、多么执着的话语!诗人正是借石灰之口,来表达自己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对人格要留“清白”的热烈追求,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所在,点明题目为什么要“吟”石灰。

这首七言绝句诗全篇运用借喻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其实句句在写人,表达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做一个无比坚强的人,清白正直的人。诗人这首充满豪气的诗,赞石灰之时注入自己的情感,达到了人与物合二为一的境界。他的这首诗是自己人格的写照,同时也是后人的座右铭,石灰品质,值得永远学习传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