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基础篇:4.1)规范化:3d工程图纸出图步骤详解 三维模型画图技巧

基础篇:4.1)规范化:3d工程图纸出图步骤详解

本章目的:按照工程图出图步骤,更方便出具规范的工程图。

 

1.工程出图步骤

这是作者个人归纳的步骤,供同行业工程师参考完善。

以solidworks为例,工程出图步骤如下:1.1)打开绘制的3d零件图,进行3d图的GB基础设置;1.2)3d零件图(装配体图)转为工程图,进行工程图GB基础设置;1.3)选定合适图幅和比例,合理进行视图布局;1.4)标题栏的填写和3d图纸内容的关联;1.5)填写技术要求;1.6)进行全尺寸标注;1.7)公差和行位公差的标注;1.8)质量特性重要度标注;1.9)其他。

 

1.1 打开绘制的3d零件图,进行3d图的GB基础设置

 

1.2 3d零件图(装配体图)转为工程图,进行工程图GB基础设置

 以上两个步骤作者已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并制作了对应的工程模板,放在网盘中,详情可见:

 标准结构篇:8.2)工程图模板、零件库的使用和绘图 

  

1.3 选定合适图幅和比例,合理进行视图布局

图幅和比例必须放在一起讲,同时拥有合适的图幅和比例才能有漂亮的图纸。

1.3.1 图幅比例选用的要求

比例的选择一般应与图幅的选择同时考虑。选用时通常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①应以能充分而清晰地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又能合理利用图纸幅面为基本原则;

②在满足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所选用的比例应该有利于采用较小基本幅面的图纸;

③在表达清晰、能合理利用图纸幅面的前提下,应该具体地根据机件的尺寸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选择比例。若条件允许,可优先选用原值比例1:1;

④比例和幅面的选择应考虑图样的应用场合,例如,绘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的工序简图时,一般选用比值较小的比例。

 

1.3.2 图幅比例的SolidWorks操作

①将右栏视图调色板打开,将合适视图拖到工程图纸。拖视图时建议在轮廓实线层下。

②图纸图幅和比例调节方法是:空白处右键-属性-图纸属性中调整。图框可以采用公司定制的装载。

 

 

1.3.3 比例图幅的基本原则的讲解

比例图幅基本原则:应以能充分而清晰地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又能合理利用图纸幅面。

个人解释:图纸的布局要有“君臣佐使”的的主次之分,第一眼即明确主视图,再次明白辅助视图,再再次是技术要求等图纸规范。

布局范例参考如下图:

①主视图3张:为正视图,剖视图,投影背视图。

如果零件比较长,竖着排列也行,个人测试能合理表达大部分零件,这是作者从日企的零件图纸学来的。也观察过很多美资的企业,也是如此。

②视图与图幅比例如下图所示,横向大约能均布4张主视图,纵向3张,就是说横向1/4,纵向1/3;

③局部放大图均匀排列在图纸下侧和上侧;

作者从一张国外企业的老图纸上(autocad时代绘制的涡壳图纸),参考来的局部视图排列方式;

④尺寸标注占标注后图纸的1/3或1/4,不建议超过1/2(毕竟这是画图而不是画尺寸)。

 

1.4 标题栏的填写及3d图纸内容的关联1.4.1 标题栏的填写按照标准JB5054.3填写

JB5054不是最好的标准,但绝对是最基础扎实的。和机械设计手册配合,可以解决大部分机械规格的问题。想要进一步的工程师,请看APQP手册。

 

其他公司的标题栏参考:

 

 

1.4.2 标题栏中的内容尽可能多的与3d图中关联

就作者所学,2d工程图中的属性都可以在SolidWorks中与3d图关联。

剩下的内容就可以在模板中定制或自己进行图纸格式编辑。

SolidWorks标题栏编辑:右键-编辑图纸格式,编辑完后可以点右上角图标返回。

 

1.4.3 所有修正尽可能在3d图中进行

不单是标题栏中内容,还包括材料剖面线等。

--这是为了保证3d图与2d图的一致性。

SolidWorks零部件修正:选中零件图形--右键--打开零部件,编辑完后保存3d图,刷新工程图即可。

 

 

1.5 填写技术要求

1)产品及零、部件,当不能用视图充分表达清楚时,应在“技术要求”标题下用文字说明,其位置尽量置于标题栏的上方或左方。2)技术要求的条文应编顺序号,仅一条时,不写顺序号。3)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简明扼要,通顺易懂,一般包括下列内容:a) 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金相要求等);b) 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c) 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d) 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喷丸等);e) 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f) 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g) 对产品及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自动、制动及安全等);h) 试验条件和方法;i) 其他说明。4)技术要求中引用各类标准、规范、专用技术条件以及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等文件时,应注明引用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在不致引起辨认困难时,允许只标注编号。5 )技术要求中列举明细栏内零、部件时,允许只写序号或图样代号。

 

注: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要求非一蹴而就,可根据要求而逐条添加;基本的技术要求,作者会在总章分享中给出。如下图:

 如果是标准件的技术要求,可以查看对应的标准和机械手册:

 

1.6 进行全尺寸标注1.6.1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一是要符合制图标准:这一条在3d绘图软件的帮助下,已经变得十分简便。不需要像手工绘图一样,要画图,先把国标背下来。还记得作者在大学里学习手工绘图时,为了把箭头画成合适的形状而痛苦了好久。但作者希望同行业的工程师有空的话,还是去机械设计手册上看看绘图的规范。

二是要符合可靠性等标准:建议参考JB5054,例如装配要求必须标注装配尺寸。

 

②完全:要标注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不遗漏,不重复。

这一条争议较大,作者的意见是,在保证机械工程师的利益下,全尺寸标注。

 

③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现有3d软件的自动标注可以做到全尺寸标注,却很难做到清晰这一条,所以作者暂时不打算推荐全部靠软件进行全尺寸标注

 

④合理:标注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

不要故意去标注不符合现有制造工艺的尺寸和公差,被供应商看破后宰你一刀。

 

1.6.2 尺寸标注的重要性

绘制机械图纸的最终目的是让制造者加工出合格的机械零件来。尺寸是加工零件的重要依据,尺寸标注不全或不准确都会难以生产或造成废品。

尺寸标注不全、不准确、不清晰的图纸,是废纸,它对制图来说完全没有价值。--在3d与2d混合的时代,这句话很有争议。但本质上是对的。哪怕制造运用的3d图,那也要3d图全尺寸标注。只不过现在设计以外的人员不知道罢了。

 

1.6.3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希望全尺寸标注了

上述的全尺寸标注描述是作者写的。现在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干全尺寸标注,说白了是因为不值得罢了。

 

1.6.4 全尺寸标注方法

作者个人秘传,保证菜鸟照做也能学会。但作者不强推。

具体方法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