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机交互是一门集调研,构思,设计和测试为一体的学科。作为一门覆盖多领域的多学科,包括并不限于心理学,行为学,编程,工程,设计,调研,和工商管理,现代人机交互的核心已经不再是从技术层面去解决问题, 而是侧重于以多个视角去挖掘问题的本质并思考问题背后的价值。也因此,人机交互学术界一直以来都试图寻找一种思考模式,或者理论模型,去将复杂的思考流程提炼出来。
主流交互模型近三十年来,人机交互领域的方法论可谓百花齐放,尽管许多知名研究机构与院校都发布了不同的设计模型与流程图,但是其内核终究大致相同(寻找问题——定义问题——设计——测试)。
以下是近年来国际最主流的七种人机交互设计模型:
尼尔森诺曼集团设计流程 (Nielsen Norman Group)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流程(Stanford Design Thinking Process)《情景化设计:为生活而设计》 中的设计流程 (Contextual Design: Design for Life)IBM 环形设计模型 (IBM Loop Model)英国设计协会双钻石设计模型(Design Council Double Diamond)LUMA 学院设计流程(LUMA Institute Design process)Dubberly Design Office 桥型设计模型(Analysis-Synthesis Bridge Model)其中,前 6 种应该都是大家相对熟悉的,我们在文末也附上了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