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税务局领票也需要刷脸了:是真的吗?
近期,不少纳税人朋友在进行电子税务局的涉税业务操作时,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在领取发票等关键环节,系统提示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这让一些习惯了传统操作方式的纳税人感到好奇甚至有些许疑惑:“电子税务局领票也需要刷脸了,这是真的吗?”
答案是:是的,这是真实的趋势,并且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和业务场景中逐步推行。 随着“智慧税务”建设的不断深入,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先进、便捷且安全的身份验证方式,正被广泛应用于税务领域,旨在进一步提升办税效率、保障纳税人信息安全、杜绝虚假申报和冒领行为。
本文将围绕“电子税务局领票也需要刷脸了”这一核心关键词,为您详细解读这一政策变化背后的原因、具体操作流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对纳税人带来的影响,帮助您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办税的新常态。
为何“刷脸”成为新趋势?
人脸识别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应用,并非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个验证步骤,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和长远规划。主要原因包括:
提升安全性,杜绝冒领风险 身份精准核验: 传统密码、验证码等方式存在被盗用、泄露的风险,而人脸识别则与个人生物特征绑定,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能更精准地核实操作者身份,有效防范不法分子盗用企业或个人信息进行虚开、冒领发票等违法行为。 保障信息安全: 特别是在涉及发票领用等关键业务时,刷脸能够确保每一笔操作都是由合法授权的纳税人本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和财产安全。 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办税效率 便捷高效: 相较于输入复杂的密码或频繁获取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通常只需短短几秒钟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验证时间,提高了办税效率。 无纸化、智能化: 这是税务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人工审核、资料提交等环节,实现更彻底的无纸化和智能化办税。 响应政策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 国家战略导向: 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是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税务部门积极引入新技术,是响应国家号召,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具体体现。 防范化解风险: 通过技术手段加强风险防控,有助于税务机关更精准地识别和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税收秩序。电子税务局领票如何进行“刷脸”验证?
具体的刷脸操作流程可能因地区和电子税务局版本略有差异,但总体步骤相似。以下是通用的操作指南:
准备工作: 一部智能手机: 确保手机配备了正常工作的摄像头。 安装官方APP: 提前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当地税务部门指定的官方移动办税APP(例如“粤税通”、“江苏税务”等)。请务必从官方渠道下载,谨防假冒。 稳定的网络连接: 确保手机处于良好的Wi-Fi或移动数据网络环境下。 光线充足的环境: 进行人脸识别时,选择光线明亮、均匀,避免逆光或过暗的环境。 具体操作步骤: 登录电子税务局: 首先,纳税人通过电脑端或手机APP登录电子税务局,选择需要办理的“发票领用”或相关业务。 进入验证环节: 当您提交领用申请或进行到关键操作步骤时,系统会提示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此时,通常会生成一个二维码或提供一个链接。 打开手机APP扫码: 使用您手机上已安装的官方税务APP,扫描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人脸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手机APP内的相应提示)。 进行人脸识别: 根据手机屏幕提示,将面部正对手机摄像头。 系统会提示您进行眨眼、点头、张嘴等动作(活体检测),以确保是本人操作,而非照片或视频。 保持面部清晰,不要佩戴帽子、墨镜等遮挡物,尽量避免表情过于夸张。 等待验证结果: 识别成功后,手机APP会提示“身份验证成功”,同时电脑端的业务流程也会自动继续。如果失败,系统会提示失败原因,您可以根据提示调整后重试。温馨提示: 第一次进行人脸识别的用户,可能需要先在电子税务局或手机APP上进行人脸信息的注册或绑定操作。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面对人脸识别这一新方式,纳税人可能会遇到各种疑问和困惑。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1. 所有人都要刷脸吗?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涉税业务,如发票领用、某些特定税种申报、或进行企业关键信息修改等,都需要刷脸。 对于个人纳税人,如办理个税汇算清缴等业务时,也可能需要人脸识别。具体是否强制刷脸,以您当地电子税务局的提示为准。
2. 刷脸失败怎么办?刷脸失败是常见的状况,请勿着急,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检查网络: 确保手机网络连接稳定。 检查光线: 选择光线均匀、明亮的环境,避免逆光、过暗或面部有阴影。 检查摄像头: 确保摄像头无遮挡,镜头清洁。 调整姿势: 保持面部正对摄像头,按照提示进行活体检测动作,头部不要晃动过大。 移除遮挡物: 摘下眼镜(尤其是反光较强的)、口罩、帽子、围巾等可能遮挡面部的物品。 确认身份信息: 确保在电子税务局注册的身份信息与当前操作者的实际信息一致。 更换设备: 尝试使用另一部手机进行识别。 联系税务部门: 如果多次尝试仍无法成功,建议咨询当地税务局12366热线或前往办税服务厅寻求帮助。 3. 没有智能手机或手机无法安装APP怎么办?如果纳税人(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法定代表人)没有智能手机或手机无法支持安装APP,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求助他人: 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寻求子女、亲属或信任的同事协助,使用他们的手机进行刷脸操作,但务必注意操作完成后立即退出登录。 前往办税服务厅: 大部分地区仍保留了线下办税渠道。对于确实无法线上刷脸的业务,可以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当地办税服务厅,通过人工窗口或自助终端办理。部分自助终端也可能集成人脸识别功能。 关注官方通知: 某些地区税务部门可能会针对特殊群体推出过渡性或替代性方案,请关注当地税务局的最新通知。 4. 代办人可以替法定代表人刷脸吗?通常情况下,涉及发票领用等关键业务的人脸识别,必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实名认证的财务负责人本人进行。 代办人是无法代替法定代表人进行刷脸的,因为人脸识别是针对特定个人生物特征的验证。这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权益和信息安全。如果法定代表人不便操作,可能需要考虑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
5. 除了领票,还有哪些业务需要刷脸?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扩大,除了发票领用,可能还需要在以下业务中进行刷脸验证:
电子税务局登录。 办理某些税务登记类业务,如信息变更。 特定税费的申报、缴款确认。 个人所得税APP的登录及办税。 税务机关线上身份信息核验等。“刷脸”对纳税人意味着什么?
“电子税务局领票也需要刷脸了”这一变化,对于广大纳税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企业的影响: 更高的安全保障: 企业发票和涉税信息被盗用、虚开的风险将大幅降低,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适应新常态: 企业需要适应这种新的办税模式,并确保法定代表人或授权负责人能够熟练操作人脸识别。 内部管理调整: 可能会促使企业在内部管理中更加重视财务人员和法定代表人的线上操作权限管理和培训。 对个人的影响: 办税更便捷: 对于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个人,刷脸将极大提升办税效率,减少跑腿次数。 个人信息更安全: 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税收数据不被滥用。 数字化素养提升: 促使更多人学习和掌握数字技术,适应数字化生活的要求。这项技术的推广,是税务部门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服务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举措。虽然初期可能存在一些适应期和磨合,但从长远来看,它将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税收环境。
结语
“电子税务局领票也需要刷脸了”是税务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一变化,积极学习和适应新的办税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服务的持续优化,相信人脸识别将为纳税人带来更加顺畅、安全的办税体验。
如果您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查阅当地税务局的官方指南或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寻求专业帮助。适应新科技,享受更便捷的税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