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的小规模纳税人而言,“未达起征点”是一个常见的状态。这意味着在某个纳税期内,企业的销售额并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增值税起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的处理方式与达到起征点或一般纳税人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解析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并拓展解答相关常见问题,助您清晰掌握财税合规之道。
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如何做账?
当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时,其销售行为通常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这意味着,对于这些销售额,企业无需缴纳增值税。在会计处理上,主要体现在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发票开具两个方面。
1. 销售收入发生时(未达起征点)
由于销售额未达起征点,企业无需计提销项增值税。因此,销售收入全额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其他收入,不单独核算增值税部分。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 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 其他业务收入)
【示例说明】
某小规模纳税人本月销售商品取得收入9,000元,未达月销售额10万元(或季度30万元)的起征点。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
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无需发生任何借贷变动。
2. 收到款项时
如果销售收入已经确认,收到款项时,仅仅是资产科目的转换。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 现金 贷:应收账款
3. 开具发票时
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通常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开具普通发票:发票上销售额即为含税销售额,不单独列示增值税额。会计处理与上述“销售收入发生时”一致。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划重点:虽然销售额未达起征点,但若购方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或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则该笔业务对应的销售额不再享受免税政策,需要按规定税率(如3%或1%)计算缴纳增值税。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一旦开具专用发票,就意味着放弃了该笔业务的免税资格。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金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示例说明】
某小规模纳税人本月销售货物未达起征点,但为A公司开具了10,300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按3%征收率计算)。
不含税销售额 = 10,300 / (1 + 3%) = 10,000元 应交增值税 = 10,000 * 3% = 300元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4. 购进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取得进项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无论是否达到起征点,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通常情况下不能抵扣,而是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原值。
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固定资产 等(含税金额) 贷: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示例说明】
某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办公用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元,增值税13元,合计113元。
借:管理费用 113 贷:银行存款 113
拓展问题与详细解答
1. 什么是增值税起征点?具体标准是多少?
增值税起征点是指国家税务机关规定的,对未达到一定销售额的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起点标准。超过该标准的销售额,则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截至目前(请注意税收政策可能调整,以税务机关最新规定为准):
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10万元及以下(不含本数)免征增值税。
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30万元及以下(不含本数)免征增值税。
这里的“销售额”是指不含税销售额。不同地区的起征点可能有所差异,但上述是国家统一的普惠性政策。同时,特定行业(如按次纳税的个体工商户等)可能有不同的起征点规定。
2. 小规模纳税人未达起征点是否需要申报?
是,必须申报。
即使销售额未达到起征点,享受免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也必须按期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这被称为“零申报”或“免税申报”。
重要性:
税务合规:按期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无论是否产生税款。
避免罚款:不按期申报可能导致逾期申报罚款,甚至影响纳税信用等级。
数据留存:税务机关需要通过申报数据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3. 未达起征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但是,若小规模纳税人自愿选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则必须就其开具专用发票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不得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这意味着,对于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业务,即便该期总销售额未达起征点,也要就该笔专用发票对应的销售额全额缴纳增值税(通常按3%或1%征收率计算)。这笔税款的会计处理如上文所述,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 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如何申报?
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通常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线上申报。具体步骤如下:
登录电子税务局:使用企业账户登录当地电子税务局网站或APP。
选择报表:进入“申报纳税”模块,选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
填写销售额:在申报表“免税销售额”一栏填写当期实际销售额。若当期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缴税的销售额,则在“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等相关栏次填写,并计算出应纳税额。
确认免税或应税:系统会自动根据填报的销售额判断是否达到起征点。若未达起征点且未开具专用发票,则自动显示“免税”或“零申报”状态。
提交申报: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完成申报。
务必注意,即使是零申报,也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避免逾期。
5. 小规模纳税人未达起征点,但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处理?
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论其是否达到起征点,其进项税额都不能进行抵扣。
一般处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应计入采购成本、费用或资产原值中。例如,采购商品时,商品的价款和增值税额总和计入“库存商品”科目。
特殊情况: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因业务需要,经批准转为一般纳税人,则在转为一般纳税人后取得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对于转为一般纳税人前已取得的但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符合条件的可以在转为一般纳税人后按照规定进行一次性抵扣或视同销售处理,但这属于更复杂的转换问题,超出了“未达起征点”的范畴。
6. 未达起征点,还需要缴纳其他税费吗?
是的,即使增值税享受免税,小规模纳税人通常还需要缴纳其他税费:
附加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这些税费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计税依据的。由于未达起征点免征增值税,因此这部分附加税费也通常免征。但如果当期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缴纳了增值税的,则对应这部分增值税,仍需缴纳附加税费。
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利润总额计算的,与增值税是否免税无关。小规模纳税人若属于企业性质,仍需按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若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则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印花税:印花税是根据经济合同或凭证的性质和金额计算的,与增值税无关。只要签订了应税合同或发生了应税行为,就需要缴纳印花税。
其他小税种: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这些税种的缴纳与经营收入是否达到增值税起征点无关,只要符合征税条件就需缴纳。
7. 超过起征点后,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当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或季度销售额超过30万元)时,从达到起征点的当期开始,其销售额将不再享受免税政策,需要全额按照规定的征收率(目前普遍为3%或1%)计算缴纳增值税。会计处理将发生变化:
销售收入发生时:需要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和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金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征收率计算)
申报缴纳:按照实际销售额计算的增值税进行申报并缴纳,同时附征相应的附加税费。
身份转换:连续12个月累计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将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未达到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标准,但业务量较大且希望抵扣进项税额的,也可以自愿申请转为一般纳税人。
总结
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处理是小规模纳税人日常会计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核心原则是“免税不免申报”。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计提销项增值税,销售收入直接全额入账。但需警惕的是,一旦选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意味着放弃该笔业务的免税权,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同时,即便增值税免征,其他税费如所得税、印花税等仍需按规定缴纳。
了解并掌握这些会计和税务处理规则,对于确保小规模纳税人财务合规、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至关重要。若遇到复杂情况或政策调整,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会计师,以确保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