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为何要进行个人所得税退税申报?
每年,我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并非总是最终的应纳税额。由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各类所得的预扣预缴方式,以及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的影响,很多人在年度结束后会发现自己多缴了税款,这时就需要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来申请退税。
个人所得税退税申报,本质上就是对您一个纳税年度内(通常为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各项所得进行综合计算,扣除各项允许扣除的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其他法定扣除后,得出最终应纳税额。如果您已预缴的税款高于最终应纳税额,多出的部分就可以申请退还;反之,如果预缴税款低于应纳税额,则需要补缴税款。
本文将详细指导您如何填写和完成个人所得税退税申报,尤其侧重于最常用、最便捷的“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流程。
一、退税申报前的重要准备
在开始填写退税申报表之前,有几个关键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确保您的申报过程顺利无阻。
1. 确认退税资格与时间
退税资格:通常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可申请退税: 年度内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但已预缴个人所得税。 年度内综合所得收入收入额超过6万元,且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 年度内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时未充分扣除。 年度内有符合条件的特定养老储蓄、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项目,但预缴时未扣除或未充分扣除。 因年内中间月份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扣除不足6万元导致预缴税款。 申报时间:年度汇算清缴的申报时间一般为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请务必在此期间内完成申报。错过申报期可能导致您无法办理退税。2. 准备必要的资料与信息
虽然大部分信息在“个人所得税”APP中会自动生成,但您仍需核对和准备以下信息:
身份信息:您的身份证号码。 银行卡信息:一张本人在中国境内开立的、支持人民币结算的Ⅰ类银行储蓄卡(借记卡)。退税款项将打入此账户。请确保卡号准确无误,并且该卡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收入证明(备用):如工资条、劳务报酬结算单等,用于核对APP中显示的收入数据是否准确。 扣除凭证(备用):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的证明材料,或企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项目的相关凭证,以备核对或补充申报。重要提示:在申报前,建议您先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检查一下自己的银行卡信息是否已绑定,并确认信息无误。
二、个人所得税退税申报的具体步骤(以个人所得税APP为例)
现在,我们将一步步地指导您如何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完成退税申报。这是目前最便捷、最常用的申报方式。
1. 下载并登录“个人所得税”APP
下载APP: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个人所得税”,下载并安装。 登录账户:首次使用或更换设备需要登录。您可以选择以下任一方式登录: 人脸识别登录:最推荐的方式,操作简单快捷。 注册账号密码登录:如果已有账号。 大厅注册码登录:不常用。如果忘记密码,可通过人脸识别重置。
2. 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功能
成功登录APP后,在首页通常会看到醒目的“2023年度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或类似字样的入口。点击该入口。 如果没有直接看到,可以点击首页底部的“办理”按钮,在常用业务中找到“综合所得年度汇算”。3. 申报方式选择
进入年度汇算界面后,系统会提示您选择申报方式。
推荐选择“通过获取收入数据填写”或“简易申报”:对于绝大多数工薪族而言,这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系统会自动带入您在税务机关登记的收入和扣除信息。简易申报适用条件:通常指仅有工资薪金所得且全年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的纳税人,或者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如果符合条件,APP会直接提示您进行简易申报。
自行填写:如果您有大量未申报的收入或扣除信息,或者对系统自动获取的数据有较大疑问,可以选择自行填写,但这通常更复杂,不推荐普通用户使用。提示:选择“通过获取收入数据填写”后,系统会要求您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以确保是本人操作。
4. 核对收入与预扣预缴税额
这一步是核心!系统会自动展示您在2023年度的所有综合所得收入明细和已预缴税额。
a. 工资薪金所得 仔细核对每一笔工资薪金所得的单位名称、收入额、已缴税额是否与您的实际情况相符。 如果发现有误(如单位报错了您的收入),请及时与扣缴单位联系进行更正。在更正前,暂不提交申报。 b.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同样需要逐项核对。这类所得的预缴税款计算方式与工资薪金不同,可能会导致年度汇算时产生退税或补税。重要核对:在核对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一笔收入或预扣预缴税款信息有误,切勿直接点击下一步。请先联系扣缴义务人(您的公司或支付方)进行修正,待数据在APP中更新后再继续申报。
5. 确认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是影响您退税金额的关键因素之一。确保您所有符合条件的扣除都已申报并被系统采纳。
a. 已申报数据确认 系统会展示您已申报并成功享受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七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逐项核对这些信息是否正确,扣除金额是否符合您的实际情况。 b. 新增或修改扣除信息 如果您在2023年度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未及时申报,或申报金额有误,可以在此页面进行“新增”或“修改”。 例如,您新添了子女教育支出,或者首次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点击相应项目,按照提示填写或修改信息(如子女信息、租房合同、房东信息等)。 大病医疗:通常是次年申报,且系统会提示您上传医疗费用票据等材料。小贴士:为避免日后麻烦,建议您在年度内就通过APP或WEB端及时申报专项附加扣除,这样每月预扣预缴时就能享受到税款优惠。
6. 确认其他扣除与捐赠
其他扣除: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如果符合条件且已缴纳,系统通常会自动带入。您也需核对。 准予扣除的捐赠:如果您在2023年度有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公益事业的捐赠,且符合税前扣除条件的,可以在此处进行填写或核对。7. 查看应退(补)税额
在完成了所有收入和扣除信息的核对与确认后,系统会根据您提供的数据,自动计算出您最终的年度应纳税额,并与您已预缴的税额进行对比,显示出“应退税额”或“应补税额”。
应退税额:如果此项金额为正数,恭喜您,您可以申请退税。 应补税额:如果此项金额为负数(显示为红色或带有“-”号),则表示您需要补缴税款。注意:如果您的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则可以免于补税。APP会根据规定自动判断并提示。
仔细核对计算结果。如果您对结果有疑问,可以返回之前的步骤再次检查各项数据是否准确。
8. 提交申报并申请退税
当您确认所有信息无误,且有应退税额时,就可以进行提交了。
a. 完善银行卡信息 系统会要求您提供或核对用于接收退税款项的银行卡信息。 请务必填写一张本人在中国境内开立的、支持人民币结算的Ⅰ类银行储蓄卡(借记卡)的完整卡号和开户银行信息。 确认银行卡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退税申请”。 b. 确认提交 在最终提交前,系统会再次弹出确认窗口,显示您的应退税额和银行卡信息。 再次核对无误后,点击“确认提交”。重要提醒:银行卡信息至关重要!一旦填写错误,退税款将无法到账,需要您后续联系税务机关进行修改,会延长到账时间。
9. 查询退税进度
提交成功后,您可以在APP中查询退税进度:
在APP首页点击“办理”,然后选择“申报查询”。 进入“申报查询”后,找到您提交的“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点击查看详情。 进度通常会显示为“申报已提交”、“税务审核中”、“退税中”或“退税成功”。通常情况下,退税从提交到款项到账需要2-15个工作日,具体时间取决于税务机关的审核效率和银行的处理速度。
三、退税申报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为什么我没有退税,反而要补税?
这可能是由多种情况导致:
多处取得收入:如同时在两家单位任职取得工资薪金,或除工资外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等,导致预扣预缴时未能充分考虑全部综合所得。 未及时申报专项附加扣除:导致预缴时扣除不足。 年终奖单独计税:有些纳税人选择年终奖单独计税,可能导致整体税负增加。 其他扣除项目未及时享受:如个人养老金、商业健康保险等。如果应补税额大于0且超过400元,是需要依法补缴的。
2. 银行卡信息填错了怎么办?
如果发现银行卡信息填写错误,且退税款尚未到账,您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中找到该笔申报记录,尝试进行“作废”或“更正申报”。如果系统不支持作废或更正,或者款项已退到错误账户,您需要主动联系您的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正确信息进行修改。这将可能延迟您的退税到账时间。
3. 收入或扣除信息有误如何处理?
如果在申报提交前发现信息有误,请先与信息提供方(如您的雇主)沟通更正。如果已提交申报,但发现有误,您可以选择在APP中“作废申报”后重新申报,或选择“更正申报”(通常在年度汇算期内操作)。对于复杂情况,建议咨询税务机关。
4. 退税多久能到账?
一般情况下,在您提交退税申请且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退税款项会在2到15个工作日内到达您指定的银行账户。但在申报高峰期(如4、5月份),处理时间可能会延长。您可以通过APP查询进度。
5. 年度汇算清缴的申报期是多久?
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请务必在此期间内完成申报,逾期未申报可能导致无法退税或面临补税及罚款。
友情提醒:在整个申报过程中,请务必保持耐心和细心。核对信息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退税延迟甚至失败。如果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或前往当地税务机关寻求帮助。
结语
个人所得税退税申报是纳税人的合法权利,也是享受国家税收政策优惠的重要途径。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申报流程已经大大简化,即使是首次操作的纳税人也能轻松完成。希望这篇详细的指南能帮助您顺利完成2023年度汇算清缴退税申报,让您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