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应补税额,毫无疑问是由个人承担并缴纳的
许多纳税人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可能会发现自己有“应补税额”。这时,一个普遍的疑问是:个人所得税应补税额是个人交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个人所得税的应补税额,最终且毫无疑问是由纳税人本人(即个人)承担并缴纳的。
尽管日常工作中,部分个人所得税(如工资薪金所得)由扣缴义务人(通常是雇主)进行预扣预缴,但这仅仅是税款的提前缴纳方式。最终的税款结算,即年度汇算清缴,旨在确定您在整个纳税年度的最终应纳税额。如果预缴的税款少于最终应纳税额,那么差额部分就形成了“应补税额”,这笔款项必须由个人自行申报并缴纳。
为何会出现“应补税额”?深入理解形成原因
了解“应补税额”产生的原因,有助于纳税人更好地理解其缴纳义务。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
多处取得综合所得:
如果您在一年内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综合所得,由于各扣缴义务人(不同单位)在预扣预缴时,通常只会考虑在本单位发放的收入,并可能各自计算减除费用和专项附加扣除,导致重复或未能充分扣除,或在某一单位的税率适用较低,但在汇总后,总收入达到更高的税率区间,从而产生补税。未足额预扣预缴:
某些特定收入类型,或者由于扣缴义务人操作失误、或纳税人主动要求暂不全额预扣(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导致全年累计预缴税款低于实际应纳税款。 例如,一些兼职收入或特定稿酬,可能在支付时未全额扣缴或适用较低的预扣率,但在年度汇总后,按照综合所得的累进税率计算,需要补缴差额。享受特定税收优惠未及时申报:
部分税收优惠(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可能未在预扣预缴环节及时告知扣缴义务人,或因资料不全未能享受。在年度汇算时补充申报这些扣除,如果发现预缴税款仍不足以抵扣,则会导致应补税额(通常情况下,这些扣除会产生应退税额,但如果其他因素导致应补税,则会在总额中抵减)。境外所得未申报或未足额申报:
居民个人取得的境外所得,也需要纳入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如果未按规定申报或未足额申报,在年度汇算时发现,也会产生应补税额。明确纳税主体:谁是个人所得税的最终责任人?
个人所得税,顾名思义,是以个人为纳税主体征收的税种。尽管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或单位扮演了“扣缴义务人”的角色,负责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但这并不意味着税款的最终责任人是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
这意味着,无论税款是如何预缴的,最终的纳税义务和责任都落在取得所得的个人身上。年度汇算清缴正是为了纠正预扣预缴与实际应纳税额之间的偏差,确保每个纳税人都能按照法律规定,为自己所取得的全部应税所得缴纳正确的税款。
因此,当年度汇算结果显示“应补税额”时,这笔税款是您的个人所得税义务未完成的部分,需要由您本人负责缴纳。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的核心作用
年度汇算清缴制度的设立,正是为了解决预扣预缴制度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税负公平和税收的精准征管。它的核心作用在于:
汇总全年收入:将纳税人全年取得的各项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进行汇总。 统一计算扣除:在汇总收入的基础上,统一计算年度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以及其他法定扣除。 适用年度税率表:根据汇总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对照全年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出最终的应纳税额。 “多退少补”:将最终应纳税额与全年已预缴税款进行对比,得出“应补税额”或“应退税额”。“应补税额”即为个人需要缴纳的部分。个人如何缴纳应补税额?详细步骤与渠道
一旦确认有个人所得税应补税额,纳税人可以通过多种便捷渠道进行缴纳:
常见的缴纳渠道: 个人所得税APP:这是最常用、最便捷的方式。在APP完成申报后,系统会自动提示并引导您完成线上缴税。 电子税务局网站: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统一的电子税务局网站(例如各地税务局的官网),登录后进行申报并选择在线缴税。 银行柜台:携带相关申报表和身份证件,前往与税务机关联网的商业银行柜台进行现金或转账缴纳。 办税服务厅:前往当地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通过窗口办理缴税。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缴纳应补税额的通用步骤(以主流方式为例):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打开APP,输入账号密码或通过人脸识别、指纹等方式登录。
进入“年度汇算”模块:在首页找到并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或类似入口。
完成申报:按照提示逐步填写或核对您的收入、扣除信息,并进行申报表确认。
查看申报结果:系统会自动计算出您的应退或应补税额。当显示“应补税额”时,点击“确认申报”。
选择缴款方式:申报成功后,APP会跳转到缴税页面,通常提供以下选项: 银联在线支付/第三方支付:如通过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在线支付。 银行卡划款:绑定您的银行卡,授权税务机关进行税款划扣。 银行柜台缴纳(开具税票):选择此项后,系统会生成一份税收缴款书(或二维码),您可以打印或保存,然后前往银行柜台缴款。
完成缴款:根据您选择的方式完成支付。系统会显示缴款成功信息。
请注意:在进行任何缴税操作前,务必仔细核对申报信息和缴税金额,确保准确无误。
未按时缴纳应补税额的后果
既然个人所得税应补税额是个人交的,那么按时、足额缴纳就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缴纳,将会面临以下后果:
滞纳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税务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可能还会面临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等。 影响个人信用:未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会被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对未来的贷款、就业等方面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法律责任:对于偷税、抗税等严重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年度汇算清缴产生的应补税额,纳税人应高度重视,并务必在规定的申报期内完成申报和缴款。
常见误区与澄清
误区:“我的税都是公司代扣代缴的,补税也应该是公司的事情。”
澄清: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公司(扣缴义务人)的职责是代扣代缴,即在发放工资时,按照国家规定的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先行扣除一部分税款并上缴国库。这是一种预缴制度,并非最终结算。个人所得税的最终义务人始终是个人。年度汇算清缴就是为了对全年的预缴情况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如果出现应补税额,那意味着您在整个纳税年度中,实际的应纳税额高于已预缴的税额,这笔差额的缴纳责任完全在于您个人。
总结
通过以上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个人所得税应补税额是个人交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且这是纳税人的一项法定义务。应补税额的产生,是年度汇算清缴制度下,对个人全年综合所得进行统一计算、多退少补的正常结果。了解其产生原因、缴纳渠道以及未按时缴纳的后果,对于每个纳税人而言都至关重要。建议广大纳税人积极关注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通知,及时完成申报和缴纳,确保自身税法合规,维护个人良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