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税率详解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其起征点(免征额)和适用税率,直接决定了我们每月实际到手收入的多少。本文将围绕【个人税收起征点及税率】这一核心关键词,为您提供一个详细、权威的解读,帮助您全面理解中国的个税制度。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免征额)?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又称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是指国家规定个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从收入中扣除的特定金额。只有当个人的月度或年度收入(在扣除“三险一金”等法定扣除项目后)超过这个起征点时,才需要就超过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未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则无需缴纳。
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自2018年10月1日起,中国大陆个人所得税的月度起征点统一上调至500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对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在计算预扣预缴税款时,每月有5000元的免税额度;对于年度汇算清缴,年度起征点则为60000元(即5000元/月 × 12个月)。
重要提示: 这个5000元是税前扣除额,并非实际税后收入的起步点。它是在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即“三险一金”)等法定扣除项目后的收入再行扣除的。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体系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这意味着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档次也越高。这种设计旨在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对高收入者征收更多税款。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税率表以下是中国大陆目前施行的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税率表,适用于扣除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依法确定扣除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元。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适用税率25%,速算扣除数31920元。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适用税率30%,速算扣除数52920元。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适用税率35%,速算扣除数85920元。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适用税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元。备注: 税率表中列示的是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置的,它避免了逐级计算的繁琐,直接通过公式即可得出应纳税额。
其他所得的税率除了综合所得,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所得有其特定的税率,例如: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20%。 财产租赁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20%(部分情况下可减按10%)。 财产转让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20%。 偶然所得(如彩票中奖): 适用比例税率20%。这些所得通常不适用5000元的月度起征点和超额累进税率,而是直接按比例税率征收。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理解了起征点和税率,接下来我们看看个人所得税是如何具体计算的。
综合所得个税计算公式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元(年度基本减除费用)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各项扣除项目详解 基本减除费用: 即我们常说的年度起征点,统一为60000元/年(每月5000元)。 专项扣除: 主要包括“三险一金”,即个人依法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些是强制性扣除,由单位代扣代缴。 专项附加扣除: 这是2019年个税改革后新增的重要减税项,旨在进一步减轻居民税负。目前包括以下六大类: 子女教育支出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定额扣除。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
继续教育支出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最长48个月。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证书的当年,按3600元定额扣除。
大病医疗支出一个纳税年度内,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可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按1000元定额扣除,最长240个月。夫妻双方只能选择一方扣除。
住房租金根据租赁房屋所在城市不同,每月可分别按1500元、1100元或800元定额扣除。如果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且未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即可享受。
赡养老人支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岁老人的支出。
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定额扣除。
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但每人分摊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
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 包括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 温馨提醒: 专项附加扣除需要纳税人自行申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才能享受减税优惠。建议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由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收入在平时是按月或按次进行预扣预缴的,而专项附加扣除等可能无法实时全额体现,因此,每年会进行一次年度汇算清缴(通常在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
哪些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需要补税的。 预缴税额大于应纳税额需要退税的。 有大病医疗、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平时未扣除或未足额扣除的。 有符合条件的境外所得需要申报的。即使平时已足额缴税,但如果您符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或其他未扣除项目的条件,通过年度汇算申报,很可能获得退税。因此,及时办理年度汇算,是维护自身税收权益的重要一环。
总结与重要提示
理解【个人税收起征点及税率】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核心要点包括:
起征点: 月度5000元,年度60000元。这是计算个税的起点。 税率: 综合所得采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从3%到45%不等。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 是降低实际税负的关键,请务必了解并申报符合条件的扣除项。 年度汇算清缴: 每年办理,是“多退少补”的机会,也是确保税款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数字化服务的发展,了解并合理运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管理个人财务,减轻税收负担。建议您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或“个人所得税APP”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和办理税务事宜。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对个人税收的起征点及税率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