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华福固收:一文读懂央行资产负债表

华福固收:一文读懂央行资产负债表

报告摘要:   央行资产负债表概览   央行资产负债表在历史上几经变化调整,形成了现行结构,主要是根据IMF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编制,包含资产端和负债端,没有所有者权益。   资产端包含6项: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其他资产,其中国外资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较高,2023年3月国外资产占比54.8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34.83%。负债端包含7项: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其他负债,其中储备货币、政府存款占比较高,2023年3月占比分别为86.48%、9.81%。   资产端详解   资产端的结构变化和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转变紧密相关。2014 年之前,受到外贸快速发展、强制结汇售汇等因素影响,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形成了占比超过80%的国外资产。不过2015 年之后,央行主要通过主动型货币政策投放货币,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迅速扩大至2023 年3 月的34.83%。资产端剩余科目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其他资产(6.33%)、对政府债权(3.62%)、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券(0.37%)、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0)    负债端详解从央行公布资产负债表开始,储备货币占总负债比重一直最大,截止2023年3月底,储备货币规模已达到36.41万亿,占总负债比重为86.48%。在储备货币的子科目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占储备货币比重最高,2023年占比约为61%左右,其次是货币发行,占比约为32%,最后是非金融机构存款,占比约为7%。   负债端占比第二的科目是政府存款,为9.81%,剩余的科目占比总体较低,从高到低依次为其他负债(1.59%)、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1.45%)、国外负债(0.39%)、发行债券(0.23%)、自有资金(0.05%)。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新变化   一是对超储率“五因素”模型新思考。随着央行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政策工具的丰富以及市场支付方式的变化,传统的五因素模型中,外汇占款重要性下降,同时非金融机构存款影响越来越大。   二是法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降至较低水平。2018年以来,央行先后14次降低法定存款准本金率,目前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6%,处于较低水平;与此同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逐渐下降,近些年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政府债券作用增大。近年来,政府债券对政府存款科目的影响越来越大。   政府债券主要包含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国债和一般政府债规模取决于财政赤字水平;地方专项债规模屡创新高,成为财政政策方向的风向标。   风险提示   政策边际变化;分析简化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