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024
【摘要】结合近年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中华医学会神经
病学分会周围神经病协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
019》进行了更新。该指南将吉兰-巴雷综合征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两大类,对
其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脑脊液改变、抗体检测、诊断和治疗要点等方面进行
介绍,强调临床评估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现状,对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给出
了推荐意见。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治疗;实践指南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系一类免疫介导的
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呈急性起病,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临床表现多样,以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多见,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3]。GBS在任
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发病率约为(0.30~6.08)/10万,包括经典型GB
S和变异型GBS两大类。GBS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结合脑
脊液和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4-9]。
基于近年来GBS的研究进展,2023年8月欧洲神经病学会推出了GBS诊疗
指南[8]。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GBS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
分会周围神经病协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PubMed、Medline、Cochrane、Embase
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发表于2023年12月之前的文献
进行检索,获取相关研究进展,在《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023》[7]
的基础上,根据GBS的临床诊治流程,对诊疗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